你怎么看待这幅图?没有两个人会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同一件艺术作品。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不同背景的观察者,你的感受和描述会有什么不同?

这两天驱车在浦东街头,感觉到了魔都的魔幻。各种业态基本全部停止,宽敞的马路只有骑手和少数车辆。想起以前有人炫耀春节时能“包地铁”,我感觉现在可以“包马路”。

政策话题不方便讨论,但最近正在看《洞察》,我觉得书中的有些观点对我有启发。如果从引发思考、讨论,直到能统一行动,哪怕是付出这样的代价,最后都会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。

这本书的第三章,从《伦肖的母牛》,到孩子的涂鸦,从感知过滤器的定义解释,到克莱尔和马特夫妇一同经历911事件,但完全不同的反应和感受,说明我们对于某种情形的感知仅仅是你自己的,你永远不能假设其他人会以你的方式经历任何事情,即便你们同在现场。

要知道,我们的感知过滤器被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经验所塑造,每个人都和其他人有所不同,有时候还极为不同。所以,没人能够像你一样地看东西,除了你自己。

最常见的感知过滤器有这样几个:只看我们想看的东西,看到的东西受他人话语的影响,看不见变化。

所以,为了获得对事物最准确的描述,我们需要看到其他人的认知及识别其他人的观点。怎么做呢?可以去观看公共艺术,尤其是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,还有那些艺术的社会反响。

如果你想尝试练习一下,可以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雕塑的照片,我先不透露照片名字,你可以思考之后再到文末寻找答案和更多的练习。

想一想这些问题:

你会怎么描述他的表情?

如果你是一个试用期的警官,你会怎么描述?

如果你是一个受到过创伤的参观者,你会怎么描述?

如果你是美剧《行尸走肉》的剧迷,你会怎么描述?

如果我告诉你“一个男人将走私的珠宝藏在内裤里”的故事,你会不会受影响?

如果我告诉你这件作品当时亮相于一个女子学院,你能想象这件作品引发的反响吗?

为了让你能独立思考,以下有一些空行。

好了,公布答案,这是托尼马特里的《梦游者》。

书中,还提供了一个关于这个雕塑的问题清单,通过询问自己关于《梦游者》的问题,可以了解你自己的感知过滤器,作者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,用来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。

注意:如果你对问题的回答是“是”,请注意记录和感受其中的细节。

你对马特里雕塑的反应。它给你什么感觉?

可笑的?生气的?矛盾的?答案不分对错,我们都有自己的感受

要是你看到有人用喷印损坏它,你有什么感觉?

要是你看到有人在它旁边哭泣呢?

我有没有被……所影响
·我自己或者亲近的人的经历?
·我过去所在的地理位置、物体的远近或现在所处的位置?
·我的价值观、道德、文化或者宗教信仰?
·我的教养或所受的教育?
·我的职业抱负、野心或者失败的经历?
·我个人的渴望、野心或者失败的经历?
·我天生的好恶?
·我在经济上的经历或前景展望?
·我的生理状态(疾病、身高、体重等)?
·我目前的情绪?
·我认同的圈子或我所属的组织?
·我使用过的媒体:书籍、电视、网站?
·朋友或同事传递给我的信息或印象?

下面是作者的答案(word文档):

如果还想练习,可以再看看这张照片:

更多案例,请到书中查找。

💬 发表评论: 本博客的评论功能由 Gitalk 提供,您需要有一个 GitHub 账号来发表评论。如果您还没有账号,请访问 GitHub 免费注册。注册后,您不仅可以在这里参与讨论,还可以在 GitHub 上发现无数精彩项目和技术交流的机会!